周寧南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科技與網絡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3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新時代的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白皮書,系統闡述了中國網絡法治建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網絡法治建設必將開創新局面,為全球網絡法治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中國特色網絡法治建設
“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ヂ摼W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對監管和治理形成巨大挑戰,而運用法治觀念、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推動互聯網發展治理,已經成為全球普遍共識。白皮書從網絡立法、網絡執法、網絡司法、網絡普法等四方面系統闡述了中國網絡法治建設經驗,以法治建設助推互聯網創新發展、回應人民期盼,回答了在數字時代,如何統籌發展和安全、保障公平與正義的“互聯網之問”。
白皮書指出,依法治網的本質,是為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提供保障,而不是束縛互聯網的發展。面對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帶來的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中國已基本形成了以憲法為根本,以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為依托,以傳統立法為基礎,以網絡內容建設與管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等網絡專門立法為主干的網絡法律體系,堅持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以健全的網絡法治體系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安全根基,為中國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邁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白皮書指出,中國的網絡法治建設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凝聚最廣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立法、執法、司法、普法等網絡法治建設全過程各方面。這反映了中國網絡法治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崇高宗旨,就是要維護好人民在網絡空間的公平正義。針對網絡賭博等網絡犯罪、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有害活動、平臺經濟大數據殺熟等妨礙市場公平競爭的做法,出臺了《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等法律法規,依法集中整治、專項打擊,把人民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網絡法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開辟網絡法治新境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和建設網絡強國的偉大實踐中,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中國依法治網深入推進、開辟依法治網和以德潤網相統一、規范發展和鼓勵支持相協調的網絡法治新境界。一方面,中國網絡法治建設將普法與立法、執法、司法一體推進。白皮書指出,中國網絡法治建設重視網絡普法,包括充分運用互聯網開展法治宣傳教育,面向重點對象開展網絡普法等,將遵守網絡空間法規轉化為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
另一方面,中國網絡法治建設在立法、執法、司法中堅持規范發展與鼓勵支持并重。如數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提出數據分級分類制度,一面進行數據保護,一面支持跨境流動;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法律法規一面聚焦大型網絡平臺價格欺詐、低價傾銷等重點問題,采取行政約談、行政指導、規則指引等多種監管手段,一面保障公平競爭的網絡市場環境,支持網絡平臺企業創新發展;網絡內容治理相關法律法規一面督促網站平臺履行主體責任,整治各類網絡生態亂象,杜絕網絡空間藏污納垢,一面持續優化網絡生態,提升全社會網絡文明素養。
引領全球網絡法治道路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將“堅持依法管網治網”等重大論斷寫進《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黨的二十大報告也對網絡強國、法治中國建設作出新部署。展望中國網絡法治建設新局面,法治體系必將進一步健全,依法治網的能力必將進一步提升,為全球提供解決網絡安全、數據安全、網絡內容、平臺經濟等網絡空間新老問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目前,中國網絡法治建設成果已經得到全球各個國家的積極借鑒、效仿。白皮書指出,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踐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共同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法治化進程,讓數字文明發展成果更好造福各國人民。未來,中國網絡法治理論、實踐,必將為全球網絡法治建設提供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
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