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保障市民生活物資供應,打通物資配送“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關系著疫情防控工作全局。如何有效打通“堵點”,有效解決小區里的“買菜難”問題,也成為當下市民最為關注的焦點。
達興社區樣本:
人力不足是疫情之初導致“最后一百米”不暢的關鍵原因
從長春市提級管控開始,家住長春市南關區鴻城街道達興社區某小區的業主王女士便開始在手機中添加各種團購群和小區購物群。
與王女士一樣的市民不在少數,他們加群的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團購“蔬菜包”與生活必需品。
開團便是“百米沖刺”!
無論是社區組織的蔬菜包團購還是小區物業組織的生活包團購,在少量的團購名額之中,在無固定時間內的微信群接龍之下,每一次團購都如同一場“百米沖刺”一樣,有的人沖過了終點,有的人還在奮力奔跑。
“毫不夸張地說,每接龍一次,手都會發抖好一會,29棟樓2200戶在不同的群里進行拼搶,可想而知每一次團購接龍的激烈程度?!蓖跖空f。
隨著不斷檢測出陽性病例后,小區也從管控區變成了封控區,微信群接龍團菜也成為了小區獲取蔬菜包的唯一渠道。
王女士也向記者分享了她在“團菜”這件事上的心理變化,小區封控之初每天幾乎手不離機、眼不離屏,生怕漏掉群里的團購接龍信息,而且即使拼手速“搶”到菜了,但心里還是沒有底,因為不知道多久才能送到家中。
王女士的擔憂從何而來?采訪中,記者也得到了答案!
該小區物業經理劉彬告訴記者,疫情發生后,小區物業工作人員陸續被感染,自己僅帶著幾名工作人員堅守,人手急劇減少,社區工作人員大多也被隔離管控,附近的蔬菜市場也陸續關門,導致了小區運轉一度處于“癱瘓”狀態。
達興社區負責保供的工作人員介紹,區里的保供蔬菜包網格長會在群內發通知,各社區根據下轄小區各樓棟所報數量匯總后報給街道,街道匯總再上報區里,至于能夠分配到多少份并不確定,最終再將分配到的蔬菜包分發給小區。
物業工作人員正在為小區居民送蔬菜包
中國吉林網了解到,隨著保供企業不斷增加和各地馳援物資的抵達,加上下沉一線的包保人員到位,社區工作人員陸續解封,小區志愿者主動參戰,達興社區里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問題都得到了很大緩解。
物業人員正在對小區團購的水果進行消殺
達興社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轄區內的網格長每兩天在各自群內能夠組織一次蔬菜包團購接龍,滿足市民正常生活用菜需求。
為了滿足小區餐桌上的多樣性,小區物業也從其他的保供渠道為市民組織團購豬肉包、蔬菜包、水果包、調料包等。
為居民團購的米面油包
“因為數量有限,所以能夠組織到多少就在小區群里告訴大家進行接龍,確實是供不應求,只能拼手速了?!蔽飿I經理劉彬說。
融創小區樣本:
打通保供“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有秘笈
讓王女士羨慕的是家住長春高新區融創小區的姐姐家。自封閉管理以來,除了最初幾天確實非常緊張之外,便幾乎未再因物資供應而過多發愁過。
“除了蔬菜包外,其他的豬肉包、水果包、卷紙包、調料包等三天兩頭都會在群里組織團購,而且只要在群里搶上單,基本上都會在第二天或第三天送到?!蓖跖康慕憬阏f。
物業正在搬運保供雞蛋
這個小區保供“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秘笈是什么?
該小區的劉寧經理表示,小區居民除了社區提供的“蔬菜包”以外,園區內還有2家24小時營業的保供超市以及園區外的2家水果蔬菜保供點。
“這4家社區認可并同意的保供商戶以及社區團購的蔬菜包加在一起,基本上滿足了小區居民的生活需求,也打通了物資保障的‘最后一公里’?!眲幗浝碚f。
物業還在為居民送訂購的物資
在“最后一百米”上,物業也是傾其所有,全力以赴。
物業正在對居民購買的物資進行消殺
劉寧經理表示,每天的配貨量都在1000件左右,其中不包含突發性藥品配送的情況,園區3087戶居民,常駐居民近8000人,為了確保居民定購的生活物資及時配送到位,在保證園區物業工作正常運轉的情況下,每天90余名員工人全部出動,為居民訂購的物品進行消殺后,無論多晚都會在貨物到達的當天送至居民家中。
記者調查:
保供物資貨源充足,局部堵點到底出在哪兒?
相比“年輕”的小區來說,部分老齡人口相對集中小區、開放式小區以及無物業小區來說,買菜難、配送難、上樓難問題相對比較嚴峻。
位于長春市某城區的一處居民小區,自提級管控后,僅團過一次菜,這一次團菜的經歷,也讓市民齊女士記憶猶新。
“我們也不會用微信啊,社區工作人員又說建個群,讓大家接龍,最后我讓鄰居幫忙給提交了一份,后來就再沒有團過菜?!笔忻颀R女士說。
齊女士告訴記者,該小區是開放式小區,老年居民多,這些居民壓根不會線上買菜,更不要說網上團購菜品了。
與齊女士情況類似的還有住在長春市東部某區的陳女士,自疫情發生以來,所住小區僅成功團購了2次蔬菜包。
“我們是3月29日團購了政府保供的蔬菜包,由于第一次很多人沒團購上,第二天又補訂了一次,后來群內還團購了米面油,但是至今未收到貨,屬于失敗的訂購。最近的一次蔬菜包還是4月4日訂購的?!标惻空f。
由于社區遲遲再未給訂菜,導致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最終在4月10日又組織了第三次團購,截至記者發稿時,陳女士接到了社區群內通知,訂購的果蔬包將于13日下午送貨。
陳女士表示,她們小區蔬菜供應問題的出現與個別工作人員回應群眾訴求不及時、工作落實不到位有直接關系。疫情之下,居民們也非常理解社區工作人員的辛苦,但也希望社區工作人員面對問題時能夠認真負責,積極做好群眾的解釋工作,一同戰勝此次疫情。
中國吉林網了解到,目前省際之間蔬菜貨源供應通道順暢,中轉站接駁區有序啟用,干線物流暢通,長吉兩地居民“買菜難”問題得到了緩解。貨源既然充足,為何仍有一些小區居民遲遲“團”不到蔬菜?堵點到底出在哪里?記者通過多方采訪也發現了幾個關鍵點。
首先,配送問題。各區在收到蔬菜后,要調集所有力量,把“蔬菜包”分好。但是根據疫情管控要求,很多人堵在小區出不來,導致配送力量有限,這也是“最后一公里”出現堵點的重要所在。
其次,一些社區工作人員、小區物業人員因被感染或被隔離,人手不夠導致蔬菜包抵達小區后無法及時配送到家。部分開放式或無物業的小區人手不夠,支援人員或下沉一線的工作人員對轄區情況掌握不足,也存在溝通不順暢等情況,讓“最后一百米”無法及時抵達。
4月11日,本輪吉林省疫情防控工作第32場新聞發布會上,吉林省商務廳副廳長呂繼偉表示,我們也深切地感受到,蔬菜配送難、上樓難的問題還在局部社區局部居民點存在,配送也還有盲點堵點。為保障居民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供應,我們也在努力采取措施,積極破解供應難題。
對話城區商務部門:
很多社區確實達到了極限 積極破解人力不足問題,全力打通“最后一百米”
4月13日,中國吉林網記者對話了長春市某城區商務局工作人員。據介紹,在物資渠道方面,該區有從長春市統一調配的蔬菜包,有聯系商家自采的一部分,還有從轄區內企業預留的一部分存量蔬菜包,盡最大限度滿足居民所需。
在配送環節上,長春市配送的物資直接送到配送點,減少中間環節,盡快送到居民手中。預儲蔬菜和區內自己分揀的蔬菜包,區里統一雇車然后配送,針對一些社區預訂量較少的,社區自己來取,加快運送速度。
工作人員表示,在“最后一百米”的環節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經過了一個月的工作,精力上和體力上確實達到了極限,他們在配送環節上確實很難滿足百姓需求。
“我們針對問題也出臺了獎勵政策,按照街道轄區的常住人口,每人每天補助0.3元的配送費給到街道,由街道進行雇人配送?!惫ぷ魅藛T說,雖然有所緩解,但依然存在人力不足的問題。
隨著長春市和城區的保供企業數量不斷在增加,目前完全能夠滿足居民的日常需求,在“最后一百米”的問題上,還將繼續采取措施,積極破解難題。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 物業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