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省市場監管廳部署開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2023年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此次行動以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降壓降脂等物質、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化肥、刷單炒信等虛構交易、“神醫”“神藥”虛假違法廣告、生產銷售劣質燃氣具、違法生產使用小型鍋爐和使用未登記電梯、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車”行為、醫療美容領域違法廣告和虛假宣傳、火鍋食材摻雜摻假和非法添加、酒類注冊商標侵權、汽車零配件及相關產品質量和商標侵權等12項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領域為重點,精準重拳出擊,嚴厲打擊市場監管領域各類違法違規行為。
一是廣泛搜集案源,嚴格規范執法。強化日常監管,加強網絡監測和數據分析,落實舉報獎勵制度,多方匯集違法線索,持續跟蹤挖掘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堅持以法治思維和手段破解執法辦案難題,規范行使自由裁量權,推動執法要求與執法形式相統一、執法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
二是加強上下協查,推動同頻共振。牢固樹立市場監管“全省一盤棋”思想,加強省、市、縣、所四級聯動,對疑難復雜及地方查處阻力較大的案件,省廳將加強對相關查辦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督辦,必要時采用異地交叉執法、聯合專案執法等模式進行辦案,防范化解系統性、區域性風險。
三是強化行刑銜接,增強打擊合力。加強與公安機關在信息共享、案情通報、線索研判等方面的協作力度,凡符合涉嫌犯罪案件移送標準的,按規定及時移送。對于重大復雜案件,可提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聯合查辦,依法嚴厲懲處違法行為。
四是開展失信懲戒,發揮信用約束作用。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依法公示行政處罰信息,強化對違法企業的社會監督。按照“誰執法、誰處罰、誰列入”原則,依法將符合條件的違法失信企業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依法實施聯合懲戒,進一步加大違法成本。
下一步,全省市場監管系統將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吉林全面振興作出貢獻。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劉賾瑞